- 州/地區:
- 紐約州
探索紐約市布朗克斯區
法國歌手兼作曲家 Laetitia Sheriff 沿著音樂、歷史與文化路線暢游美國。她的下一站是紐約游人相對較少的區域之一:布朗克斯區。
“紐約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,我當然想要到這座城市轉轉,不過我想要游覽的是那些游人較少的區域,于是我便前往布朗克斯區 (Bronx),那里可以說是嘻哈音樂的誕生地!”
布朗克斯區是嘻哈音樂的發源地,堪稱是紐約街頭文化的中心,因此發現它是多姿多彩、豐富多樣的街區也不足為奇,實際上,它是美國最富活力、最精彩紛呈的目的地之一。
游覽期間,Laetitia 充分體驗了布朗克斯區的各種精彩,并設法擠出時間進行了一場不容錯過的嘻哈朝圣之旅,她參觀了埃德加·愛倫·坡曾經居住過的小木屋,并充分利用短暫的逗留時光到幾個植物園內漫游了一番。布朗克斯區能夠讓每個人都有所收獲,歡迎游客告別曼哈頓熙熙攘攘、人頭攢動的擁擠景點,前來享受片刻的靜謐時光。

嘻哈音樂歷史
在大約半個世紀前的一個炎熱夏夜,一個名叫 Clive Campbell 的 DJ 在他的房中舉辦了一場派對并在派對上親自演奏,派對布置十分簡陋,只有一個吉他音箱和兩張唱機轉盤。就這樣,嘻哈音樂于 1973 年 8 月 11 日在布朗克斯區摩利斯高地 (Morris Heights) Sedgwick Avenue 大道 1520 號誕生了。
他的創新手法如今是普遍采用的切換空間 (Break) 技巧:在兩張轉盤上播放一個曲目,然后再反復將其中一張唱片回轉到切換處。毋庸置疑,這種手法風靡一時,如今嘻哈迷們蜂擁而至,前來參觀 Campbell(如今被稱為 DJ Kool Herc)曾經產生這個偉大想法的這個地方。
Laetitia 與說唱傳奇人物 Grandmaster Caz 一起參觀了其他不起眼的住宅街區:“我和這位不平凡的人度過了一段美妙的時光,他有著講不完的風趣故事,非??蓯?,”她說?!八苤匾曔@種音樂文化,并努力保持人們對這種文化的完整記憶?!鼻皝聿祭士怂箙^的游客甚至可以與 Grandmaster Caz 本人一起參觀,他偶爾也會帶領 Hush Tours 旅行團的觀光之旅。

精彩景點:布朗克斯區最受青睞的目的地大盤點
從文化和藝術,到音樂和博物館,布朗克斯區絕對不缺精彩紛呈的活動。以下是 Laetitia 推薦的幾個首要目的地:
- 前往布朗克斯區小意大利,即貝爾蒙特 (Belmont) 的腹地,逛逛亞瑟大道零售市場 (Arthur Avenue Retail Market)。很多紐約人認為,這里是在整個紐約市品嘗正宗意大利面包、意面、香腸、高點和咖啡的唯一去處。當地交易商見多識廣,定能為您留下深刻的印象,他們出售琳瑯滿目的商品,帶給您一場美妙無比的視覺和味覺盛宴。
- 一想到布朗克斯區,您腦海中肯定會浮現一幅幅千篇一律的都市景觀畫面。但是事實上,美國最大的植物園,即紐約植物園 (New York Botanical Garden) 便位于該區,那可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城市綠洲?!斑@里本身就是一個渾然一體的小世界,”Laetitia 說,“植物園內擁有 250 英畝的濕地、花園和郁郁蔥蔥的景觀,有一百多萬種植物生長于此!”
- 布朗克斯區一波波的移民浪潮塑造了該區的美食文化,美食種類豐富多樣,多元化程度絕不亞于其居民的多樣性。如果想要拓展一下美食視野,那就一定要到 Ghanaian Ebe Ye Yie 餐廳等體驗一番,該餐廳的名字意為“一切都會好起來的”,鼓勵食客用手進餐。Laetitia 還推薦了墨西哥傳統餐館 La Morada,她在那里品嘗到正宗的炸玉米餅以及來自瓦哈卡州 (Oaxaca) 的一款特色美食?!安蛷d還為當地兒童組織了一些藝術作坊,”Laetitia 補充道。
- 埃德加·愛倫·坡小木屋 (Edgar Allan Poe Cottage) 坐落在大廣場街 (Grand Concourse) 的高樓大廈之間,顯得有些不太協調。1846 年至 1849 年,這位作家就是在這個簡陋的農舍中度過,他在那里創作了幾部作品。愛倫·坡和他的妻子 Virginia 當初搬到這里,就是希望“鄉村”環境能夠治愈她的肺結核,只不過這個愿望最后卻落空了。小屋在 1913 年的拆遷過程中保留下來,并被移到大街對面。
- 揚基棒球隊曾在世界棒球賽中 27 次奪冠,他們的主場就是布朗克斯區的洋基體育場 (Yankee Stadium)。您可以在這里看場世界級的棒球賽,也可跟隨他們見多識廣、經驗豐富的導游參觀一番。

城市的原聲音樂
聽聽這些以當地為靈感創作的原聲音樂,將其作為您布朗克斯區之旅的背景樂:
- 1973 年,DJ Kool Herc 在其姐姐的布朗克斯區重返校園派對上當 DJ,由此發明了切換空間技巧,旨在讓人們獲得長一點的(休息)跳舞時間。憑借這個創新,他贏得了“嘻哈音樂之父”的美名。他參與了 Substantial 樂隊“Sacrifice”專輯(2008 年)的創作。
- 由 Don Azpiazu 的 Havana Casino Orchestra 管弦樂團(1930 年)錄制的“El Manicero”(又稱“The Peanut Seller”)在布朗克斯區的 RKO Palace Theater 劇院演奏后,掀起了一場倫巴舞狂潮。
- 一群來自布朗克斯區的高中女孩唱著年輕作曲人 Ronnie Mack 的單曲“He’s So Fine”(1963 年),這位作曲人現在擁有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綽號,即 The Chiffons。
- “I Like it Like That”是來自布朗克斯區的布加洛舞音樂家 Pete Rodriguez 于 1967 年推出的一首熱門單曲。
- Thelonious Monk 在該區的萊曼廣場 (Lyman Place) 居住。他的兒子 TS Monk 將曲目“Epistrophy”(1941 年)視作最能代表他父親最佳爵士樂標準的歌曲之一。
- Fat Joe 的“Bronx Keeps Creating It”(1995 年),歌名便能說明一切。
- Bruce Springsteen 的單曲“Lost in the Flood”(1973 年),這是一首有關越南戰爭的歌曲,歌詞中提到了布朗克斯區。
?
